注册 | 登录 一网搜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 2022-12-29 15:22 来源:德惠政府办
【字体: 打印

  

——2022年12月27日在德惠市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市长 刘 宏

各位代表、各位委员:

  现在,我代表德惠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是德惠发展史上极不平凡、极具挑战的一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省、长春市和德惠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决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总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交出了一份殊为不易的答卷。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67.8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实现107.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61.8亿元,地方级财政收入实现7.45亿元,各项指标增速均稳定在长春外县市(区)前列。

  (一)疫情防控成效明显。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严格执行“平战转换”,以快制快,精准防控,18个工作专班、27个流调工作组、57支“扑火队”协同运转,5000余名机关干部下沉社区村屯,开展“敲门”“扫地”行动,累计排查涉疫风险人员1.25万人、管控重点人员7.5万人,成功打赢年初疫情防控攻坚战,高效化解输入性疫情冲击,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高速度建成病毒核酸检测基地,高标准建设启用方舱医院,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公共卫生应急能力明显提升。累计选派18批、1000余名医务人员支援九台、宽城等兄弟县市(区),先后接收域外集中隔离人员2830人,体现了德惠胸怀,贡献了德惠力量。一年来,在抗疫战场上,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白衣天使、公安干警、志愿者,夜以继日,履职担当,拼搏奉献,筑起了坚不可摧的战疫长城,向党和人民群众交上了一份合格的政治答卷。

  (二)经济发展筑底回升。经济运行稳中加固。以超常规举措稳住经济大盘,制定33条稳经济措施,成立10个稳增长工作组,建立“一企一策”帮扶机制,达利、德大、德翔、佳龙、才府等33户规上龙头企业克服疫情冲击,保持稳定生产;123户重点企业及时复工复产,实现扩能增产,迅速推动了经济企稳向好。全面落实助企纾困政策,累计减免退税2.2亿元,在长春地区率先兑现中小微企业房租、水电费补贴1373万元。全力优化营商环境,新增市场主体8450户,完成“个转企”187户,市场信心得到提振。投放消费券300万元,加快促进消费回补,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连续5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项目建设势头强劲。抢抓机遇开展招商引资,与北京、浙江等地经贸交流合作日益加深,“第18届中国火锅产业大会”成功举办,全国121家企业参展,达成签约意向12个;秋季招商项目集中签约活动成果丰硕,国保60万吨废旧轮胎循环再利用等19个产业项目顺利签约,总投资超过260亿元。全年到位内资13.4亿元,增长30%。坚持“项目为王”理念,积极推动40个项目春季集中开工,全力保障11个项目冬季不停工,累计实施5000万元以上项目62个,总投资176亿元,项目建设质量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其中,汉华汽车重卡车桥、吉牛牧业产业园等新建项目开工建设,鑫通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长春市城市LNG应急调峰储配站等续建项目投产运行。争取中央和省预算内资金及债券资金13.8亿元,肉鸡三产融合示范园等债券项目加快推进,投资拉动作用凸显。预计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实现54.4亿元,增长11.1%。园区发展步伐加快。德惠经济开发区改革取得实质进展,发展活力有效释放,哈电生物质热电联产、鸿岩建筑材料二期等项目投产运行,新引进的湖北鄂中新型肥料生产项目正式签约,园区平台作用明显增强。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全面提速,长春市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正式投产、二期扩建项目主体完工,铠源生活垃圾炉渣处理项目启动试运行,园区配套污水处理厂主体建成。装备制造产业园完成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园区道路、电气、排水等工程进展顺利。食品加工产业园扩容升级,园区内涵进一步丰富,食品食材联动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一年来,“一区三园”协同发力,产业基础不断加固,高质量发展态势加快显现,我市经济顶住压力持续恢复,展现出强劲韧性和发展潜能。

  (三)农业农村加快发展。粮食安全有效保障。战胜疫情冲击、外洪侵袭、内涝严重等多重风险挑战,全力以赴夺取粮食丰收,粮食总产量突破46亿斤,再创历史新高,我市获评全省粮食生产十佳县。完成饮马河、伊通河重点段治理136公里,新建高标准农田12.2万亩,实施黑土地保护13.2万亩,推广保护性耕作145万亩,综合农机化水平达到95%,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到338.4万亩,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升。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培育壮大特色产业,重启布海镇“簋市”瓜菜交易市场,“布海瓜菜”商标入选长春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园艺特产业总产值实现27.5亿元;稻渔综合种养规模发展到3万亩。大力实施“秸秆变肉”工程,累计投放肉牛贷款2.1亿元,新建扩建千头肉牛养殖基地7个,肉牛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预计年内肉牛发展到17.6万头、增长40.8%;引导肉鸡产业实施规模化养殖和标准化生产,禾丰肉鸡生产线完成扩建,德翔1亿只肉鸡屠宰项目加速推进,预计全年肉鸡出栏8000万只、增长8%;促进生猪产业稳健发展,佳龙牧业20万头商品猪育肥场、吉地嘉禾8万吨饲料加工厂建成投产,预计全年生猪发展到170万头、增长5.6%。全市农产品加工业产值预计实现358亿元,增长5%。乡村振兴扎实推进。统筹推进“五个振兴”,持续深化农村改革,加快乡村建设。启动农村集体资产资源清查清收工作,已清收土地1.58万公顷,为切实壮大集体经济奠定了基础。健全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投资5600万元实施脱贫产业和基础设施项目28个,脱贫人口收入实现稳定增长。推进“千村示范”创建活动,打造示范村26个,沿102国道建成示范带60公里;改造农厕1.25万户,评选“干净人家”4000户;实施造林绿化2.41万亩,绿化村屯96个。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337个。米沙子镇、万宝镇获评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高标准承办长春市乡村振兴现场会,“乡村振兴五维融合示范园”建成运行,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县建设扎实推进,充分展示了德惠乡村振兴实践成果。一年来,我们迎难而上、知难而进,战疫情、保春耕、防洪水、排内涝,所取得的保粮增产、稳农固本成果倍显珍贵,农业“压舱石”作用进一步夯实。

  (四)城乡品质显著提升。规划日益完善。科学编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统筹划定“三区三线”。超前规划绿色创新发展示范区,实施“重点项目集中征收攻坚行动”,征收房屋620户,全年征收土地108万平方米,城市发展空间逐步拓展。项目用地需求有效保障,全年出让工业用地59万平方米,在长春地区位居前列。功能明显增强。横跨铁路、畅通新老城区的惠新路公铁立交桥竣工通车,城市中轴贯通、外环闭合的开放式路网格局正式形成,群众出行更加便捷通畅。新建改造农村公路623.8公里,超过前五年农村公路建设总和,累计实现1611个自然屯通硬化路,通屯率达到98%。投资2.02亿元的市第二净水厂建设工程加快推进,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市区供水“双线保障”格局;利用生物质发电余热,改造城区集中供热面积245万平方米;改造老旧小区3个、受益居民3377户,建成棚户区安置房548套,完成城区房地产开发面积39.2万平方米;新建改造乡镇街路、雨污管网18公里,改造农村危房90户,城乡高品质生活空间加快构建。管理不断强化。开展城乡环境整治百日攻坚行动,城市乱象得到有效治理。着力提升城区亮化、绿化、美化水平,新建及维修路灯1048盏,新增绿地面积2.41公顷,打造人民街等精品街路7条。迎新农贸交易中心一期项目建设完成,农业农机综合服务中心项目完工并投入运营,涉农交易市场布局更加合理。市行政服务及公共安全云平台系统正式开通运行,城市智能管理水平显著提升。一年来,我们以最大的决心狠抓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补短板、强弱项、通堵点、破瓶颈,干了多年来想干而没干成的事,城市功能日臻完善,城乡面貌大为改观。

  (五)民生福祉持续增进。民生保障不断加强。全面落实幸福德惠行动计划。城镇新增就业372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013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9万人次。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城乡低保及残疾人“两项补贴”按时足额发放。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2万元、1.95万元,稳居长春同类县市(区)前列。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完成了失能养老服务中心维修改造任务,全市养老服务体系日益完善。扎实推进“双拥”创建工作,全年共发放各类优抚资金8500万元、优待证1.7万册。社会事业稳步发展。投资9000万元,完成62所中小学校教学设施提标改造。顺利实现“平安高考”目标,一本、二本上线率居长春外县市(区)首位。市传染病医院异地新建项目、市人民医院发热门诊和感染性疾病科医疗综合楼项目主体均已完工,市中医院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提升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市人民医院与吉大一院医联体合作取得新进展,我市医疗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市博物馆建成并免费开放,填补了德惠综合性博物馆的空白,标志我市文化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体育事业成绩突出,本市运动员在省级比赛中获得金牌46枚、银牌45枚、铜牌37枚。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加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力度。全力推进秸秆禁烧工作,秋季秸秆离田率达到95%。强力管控扬尘污染,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比达到85%。严格落实“河长制”,全面开展清河执法行动,加强水体污染防治,松花江流域侵蚀沟综合治理等5个绿水长廊项目稳步推进,域内6个国考断面水质全部优于国家考核标准。严控农业面源污染,完成农药减量绿色防控21万亩,集中整治畜禽散养密集村28个,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5%。一年来,我们坚持从群众感受最真切最细微之处解决问题,尽最大努力回应群众所急所盼,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

  (六)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信访矛盾有效化解。加大信访积案攻坚力度,化解疑难信访案件46件,实现2批次196件重复访案件如期办结,重复访案件同比下降12.69%。严密防范化解重大涉稳风险,圆满完成党的二十大维稳任务。安全生产形势平稳。面对入汛后极端天气多发、河流超警戒水位运行的严峻形势,以汛为令,闻汛而动,组织巡堤查险人员1.9万人次,修复险工段62处,清淤排涝面积2999公顷,防汛减灾取得突出战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有效保障。高标准开展防灾减灾应急演练,我市与省防指开展的联合演练被列为省级重点演练。深入推进安全生产“全年攻坚”“大排查、大整治、大演练”行动,探索形成畜牧企业安全生产检查模板集4个,全年累计整改安全隐患1.5万个;整治涉醇基燃料企事业单位134家,餐饮场所安装燃气报警器实现全覆盖,完成“阀管灶”改造4.4万户;全市道路交通事故起数同比下降34.68%,全市一般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实现“零发生”。建立城乡自建房动态清理整治机制,先后整治隐患房屋463栋,探索将城区D级危房纳入棚户区改造范围予以整治,在全省会议上作经验交流并获国家督导组好评。社会治理效能提升。扎实推进平安德惠建设,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破获电信诈骗案件191起,实现命案破案率100%。建立完善“平战结合”基层治理体系,创建“幸福小区”16个。严格依法行政,深化法治政府建设,清理废止行政规范性文件23件,高质量办理人大建议36件,政协提案30件,答复率、满意率均达到100%。一年来,我们突出问题导向,着力从源头上预防和消除不稳定因素,解决制约性问题,我市安全发展基础更加牢靠,安定和谐局面持续巩固,群众生产生活更加安心舒心。

  同时,全力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文联、工商联、老龄委、关工委等群团事业实现新发展,人民武装、民族宗教、侨务外事、档案史志、审计、气象、供销等领域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年来,全市上下团结一心、共克时艰,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全局、科学引领的结果,是省、长春市和德惠市委坚强领导、正确决策的结果,是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奋斗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向各驻德机构、武警官兵和消防救援人员,向所有关心支持德惠发展的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回顾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德惠的发展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产业结构不优,工业占比不高,传统产业提升难,新兴产业体量不够大,科技创新型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偏少,产业集聚效应不够明显;二是项目支撑不足,项目策划包装深入研究不够,项目储备少,特别是立市立区的大项目总体数量不多,培育引进力度不够大;三是城乡基础设施历史欠账多,道路通达能力、污染治理能力短板明显,城乡综合承载功能提升仍有较大空间;四是个别干部不敢担当,干事动力不足,执行力不强的现象还比较突出。我们将直面这些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23年工作安排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之年,也是德惠加快振兴发展的重要一年。

  2023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深度融入全省“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全面对接长春“六城联动”建设,按照市委六届四次全会部署,牢牢把握“一城三区”总体定位,坚持“三产联动”,深化“三园共建”,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真抓实干,勠力担当,努力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开创德惠振兴发展率先突破新局面。

  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以上;地方级财政收入增长4%左右;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保持同步。围绕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着力加快转型升级,增强县域经济竞争力。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以“促转型、强优势、聚动能”为方向,发展壮大实体经济,坚定不移打造经济强市。厚植产业优势。做大做强传统产业,支持达利新上5000吨糕点生产线,推动吉牛、皓德、新希望等企业协同发展,促进农产品加工业提档升级。大力培育新兴产业,依托吉高“光伏+交通”、华电新能源等项目,探索“风、光、电”多能互补发展模式,打造百亿级清洁能源产业集群,融入吉林西部清洁能源基地发展战略。围绕产业链精准招商,积极引进战略性、支撑性大项目。力争全年引进内资15.5亿元,利用外资500万美元。坚定支持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年内市场主体增速达到15%以上,完成“个转企”185户以上,力争民营经济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71.6亿元。聚力培育园区。坚持“三园共建”,加快形成布局合理、要素集聚、特色凸显的产业发展格局。装备制造产业园聚焦红旗新能源、奥迪PPE项目平台,重点引进汽车零部件加工等配套企业,打造一流的智能化装备制造产业基地。食品加工产业园积极培育火锅食材、休闲食品、畜禽加工等企业,跟踪推进供销顺农中央厨房产业园、吉烹协火锅烧烤烤肉食材等项目,促进特色健康食品产业向集聚化、高端化、绿色化迈进。循环经济产业园以绿色低碳产业为引领,继续做大垃圾处置、工业固废再生利用、环保新材料、环保装备制造等产业规模,积极争创国家级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狠抓项目建设。健全项目专班工作机制,强化要素保障,带动项目建设全链条突破。全年计划实施5000万元以上项目50个,总投资190亿元,年度投资55亿元。紧盯重点项目抓推进,推动总投资26亿元的大唐调峰燃机、总投资2.7亿元的隆祥环保节能混凝土搅拌等新建项目如期开工,确保德翔肉鸡全产业链、才府玻璃包装容器等续建项目全面复工,推进中电建循环经济产业园、吉春悦农产品加工、湖北鄂中年产70万吨新型肥料等签约项目落位建设。建立项目滚动储备机制,谋划亿元以上项目60个,持续增强发展后劲。促进消费回补。积极培育发展假日经济、节庆经济、夜间经济,开展新能源汽车和绿色智能家电下乡,提升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服务环境和品质,激发疫情后补偿性消费需求,加快释放消费潜力。大力发展智慧商圈,推动商贸业态升级,确保消费平台健康发展。年内入规纳统商贸限上企业2户以上,保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平稳增长。

  (二)着力推动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为目标,全面打造现代农业强市,奋力开启乡村振兴新征程。夯实农业基础。集中连片开展高标准农田和黑土地保护建设,大力推广水稻有序抛秧技术,集成应用重大增粮技术300万亩,实施保护性耕作150万亩,全年新增农机总动力10万千瓦,全力整治伊通河、饮马河等流域73处隐患风险点,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确保粮食总产量稳定在40亿斤阶段性水平。发展现代农业。积极创建稻田蟹、郭家葡萄、布海瓜菜、朱城子玫瑰花等4个产业园,提高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水平。加快推进投资3.9亿元的肉鸡三产融合示范园项目建设,力争年内肉鸡发展到9500万只,增长7.9%;加快肉牛全产业链发展步伐,支持吉牛实业年内完成万头肉牛养殖项目建设,启动10万头肉牛屠宰加工项目建设,力争全市肉牛发展到24.8万头。畜牧业年总产值突破80亿元,增长2.5%以上。农产品加工业年产值实现375亿元,增长5%。年内培育农民合作社20个、家庭农场1000家以上。加速乡村振兴。加强防返贫动态监测,及时消除返贫致贫风险。有序推进乡村建设,创建“千村示范”村35个、申报“百村提升”村5个。健全农村集体资产资源清收管理制度,发挥资产资源最大效益。稳步推进农村自来水工程集中统一管理和信息化工程建设,不断提高农村自来水管理水平,确保农村居民饮水安全。谋划推进乡村振兴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规划2000公顷“旱改水”规模化生产示范区,有效发挥联农带农作用。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保持在95%以上,实现村容村貌整体提升。

  (三)着力加强城乡建设,构建协调发展新格局。坚持城乡融合发展,以“强功能、优形象、增质感”为愿景,畅通城乡要素循环,致力打造宜居智慧城市。优化城乡规划。完成市乡两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推进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适时开展村庄规划编制,推动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提高建设水平。树立“大交通”观念,进一步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推进松柏路(跨京哈铁路线)公铁立交桥改扩建工程,力争新建改造农村公路1000公里,实现城乡交通承载力整体升级。持续实施城市更新改造工程,加快推进棚户区安置房建设及续建项目,年内建成安置房790套以上,实现电厂集中供热面积达到300万平方米。提升城市品质。积极谋划特色文旅园区项目,挖掘地域特色文化,培育文旅消费新业态。针对城区基础设施脆弱点位,加快新建改造地下管网,完善污水、垃圾处理设施,推进新建小区、公共停车场安装充电桩,增加停车泊位,满足交通发展新需求。组建城市管理“110”工作平台,集中快速处理市民关于城建领域的相关投诉。依托大数据中心,谋划城市综合管理平台项目,打造“城市大脑”,实现数据资源共享,提升智慧城市管理服务水平。

  (四)着力保护生态环境,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天更蓝、地更净、水更清”为底色,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努力建设美丽生态家园。改善空气质量。持续做好秸秆禁烧工作,深入开展扬尘污染防治,强化大气污染监测,逐步完成小规模供热站撤并以及大规模供热站超低排放改造任务,实现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稳步提升。防治土壤污染。统筹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以化肥农药减量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为重点内容,推进嘉丰生物有机肥等项目建设,力争年内新增有机肥生产能力100万吨,处理粪污100万吨,消纳秸秆10万吨。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确保涉疫医疗废物等危险废物安全处置。净化水体环境。全面压实各级河长责任,定期开展巡河护河行动。持续抓好水环境专项治理,积极探索EOD模式,推进域内江河生态缓冲带、沐石河雾开河生态治理项目,确保域内6个国考断面水质稳定。推进综合环境执法“双随机”抽查和“网格化”监管工作,确保涉水企业污水全部实现达标排放。抓好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持续巩固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果。

  (五)着力保障改善民生,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更充实、更全面、更持续”为原则,用心用情服务民生,全力增进民生福祉。实施更加优化的防疫举措。适应疫情防控的新形势和新冠病毒变异的新特点,准确分析疫情风险,适时优化调整防控措施,提高防疫工作的精准性。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队伍建设,提升疾病预防控制能力,构建防治结合的卫生服务体系,全力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切实维护正常经济社会秩序。提供更有温度的社会保障。开展“春风行动”、送岗下乡等活动,开发城镇就业岗位4000个,城镇新增就业3700人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7万人以上,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500万元以上。积极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实现劳动用工备案率及劳动合同签订率均达到98%以上。落实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分级、聘用政策,确保工作平稳推进。统筹城乡低保和社会救助,实现应保尽保、应助尽助。持续强化医疗保障能力,提升医疗救助水平。深入开展“双拥”工作,强化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健全留守儿童、贫困妇女关爱保护机制,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发展更高质量的社会事业。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落实义务教育“双减”政策,实现无证校外培训机构动态清零。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发挥优质学校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基础教育集群优化发展。继续提升市人民医院“胸痛”和“卒中”中心能力建设,不断加强市中医院省级重点专科建设,加大全科医生培养力度,提高医疗公共服务质量。发展文化体育事业,提升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服务水平。持续完善商业网点、社区诊所、体育场地、景观公园等公共服务设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需求。

  各位代表,我们将积极回应社会关切,顺应民意民愿,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工作重点进一步向民生倾斜,财力物力进一步向民生投入,竭力办好普惠共享的10件民生实事:

  1.实施德惠市中小学校维修改造工程,投资5500万元改善65所中小学校教育教学条件,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2.开展市人民医院与吉大一院紧密型医联体合作,提高市人民医院医疗管理水平,打造长春北部区域医疗中心。

  3.推进城市更新改造,加快东部城区路网建设,新建市政道路7.9公里,拓展城市发展空间4.1平方公里。

  4.实施第二净水厂建设工程,完成年度建设任务,切实保障城市供水安全。

  5.建设高标准农田13.73万亩,落实黑土地保护任务16.67万亩,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6.实施村屯绿化工程,全年力争完成造林绿化面积10000亩,绿化村屯60个以上,为美丽乡村增绿添彩。

  7.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全年新建改造农村公路500公里以上,实现硬化路通屯率100%,有效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

  8.完成迎新农贸交易中心、布海“簋市”瓜菜交易市场建设并投入运营,促进城乡贸易和农业产业发展。

  9.推广水稻有序抛秧种植面积20万亩,进一步提升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促进水稻生产稳产优产。

  10.启动松柏路(跨京哈铁路线)公铁立交桥改扩建工程,提升东部城区与西部城区通达能力。

  (六)着力筑牢底线思维,织密安全发展防护网。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防风险、除隐患、保稳定”为重心,坚守安全发展理念,坚决维护安定和谐社会局面。抓牢安全生产。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深化道路交通、畜牧、燃气、消防、食品药品等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确保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加强应急体系建设,严格落实突发事件和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做好洪涝、台风、地震等灾害防御和气象服务,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救援能力。加强矛盾化解。做好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防范和遏制各类存量风险和增量风险。严格落实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制度,紧盯产权办理、劳动社保等领域信访突出问题,继续推动集中治理重复访和化解信访积案,力争实现国家集中交办的重复信访案件化解率100%,确保信访形势持续平稳向好。推进平安建设。紧盯建设全国最安全城市目标,坚持命案必破,深化扫黑除恶,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两盗一抢”等违法犯罪活动。深入开展反恐防暴工作,有序推进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深化“八五”普法工作,运用大数据、自媒体等技术手段拓宽法治宣传渠道,推进普法精准化。强化老旧小区物业管理服务,提升社区治理和群众自治水平。

  三、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增强施政本领,加快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一)加强党的建设,旗帜鲜明讲政治。始终把党的建设摆在首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深刻领悟“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把党的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全领域、全过程,确保中央大政方针和省、长春市以及德惠市委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见效。落实党的各项政治生活制度,建设优良的政治生态,创造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二)坚持依法行政,坚定不移强法治。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坚持政府常务会议会前学法制度,市政府班子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推进工作。充分发挥政府法律顾问作用,加强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切实提高政府系统工作效率和标准。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主动加强民主协商,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积极推进政务信息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三)改善营商环境,转变作风优服务。努力营造“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的浓厚氛围,充分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活力。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实施“证照分离”、“证照一码通”等政策,推行“一站式审批”,加快各行业各部门之间数据的互联互通、共享共用,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全流程网上办理。深入开展“助企服务”行动,加大助企纾困力度。大力弘扬实干精神,坚持运用“五化”工作法抓落实,不做表面文章,不搞短期行为,用钉钉子的精神做实做细做好各项工作,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和发展业绩取信于民。

  (四)深化反腐倡廉,风清气正守规矩。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纠正“四风”,精简会议、文件,改进会风、文风,力戒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坚持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严格管控部门预算中的项目支出,继续压缩“三公”经费,降低行政运行成本,把更多的财力用在惠民生、促发展上。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坚决整治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着力打造务实清廉的公仆队伍,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

  各位代表!踔厉奋发正当时,笃行不怠向未来。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长春市和德惠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同心同德,埋头苦干、勇毅前行,为开创德惠振兴发展率先突破新局面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