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剑委员:
您在市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关于促进农民增收的建议》的提案(第01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是抓好粮食生产。科学引导农民调优粮食种植结构。今年省和长春市下达给我市的粮食播种任务是345万亩,其中玉米262.1万亩,水稻71.6万亩,大豆8万亩,其它3.3万亩,全部细化分解落实到各乡镇(街)。目前,农作物长势良好,玉米进入灌浆期末期、乳熟初期,株高2.8-3米;水稻普遍处于灌浆期,株高100厘米,每穴约20-22株;大豆普遍进入结荚期,株高120厘米,丰收在望。我市是玉米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在单产提质方面选择优良品种260万亩,开展保护性耕作180万亩,测土配方施肥24万亩,一喷多促面积130万亩,通过这些技术有效实现了玉米单产提升。
二是落实惠农补贴政策。 按照按照吉林省农业农村厅、吉林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吉林省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实施方案>的通知》(吉农农发〔2025〕4 号)和《关于印发<吉林省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实施方案>的补充通知》文件要求,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各乡镇(街)进行了2025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面积统计,经统计应予补贴面积2910659.94亩。按照全省耕地地力补贴105.83元/亩测算,共计补贴资金308035187.38元。目前,正组织各乡镇(街)开展玉米、大豆和稻米生产者补贴面积统计工作,以及高油高质大豆种植面积统计工作,按照省厅的统一安排和部署,有序开展补贴资金兑付工作,预计9月末将全部完成。
三是抓政策宣传促就业增收。线上在抖音平台“德惠市就业服务局”官方账号直播带岗23次;通过“德惠就业”微信公众号等载体宣传就业创业政策、发布企业用工信息48期。利用“零工驿站”为群众提供就业服务70人次。
四是创建劳务经纪人队伍,实施有组织劳务输出。为了推动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组织化、规模化,进一步加强人企对接平台的搭建,使就业信息传送更加及时、通畅,帮助更多的劳动力实现更加充分的就业,目前共创建劳务经纪人296人,共带动就业298人。
五是推广以工代赈促增收。德惠市推广以工代赈项目共17个,项目总投资129960万元。重推项目10个,农推项目7个。预计带动劳务用工人1051人,预计发放劳务报酬2617.8万元。
六是因地制宜发展庭院经济。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出台《[2025年德惠市鼓励脱贫户和防止返贫监测对象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奖补办法》,明确奖补标准、重点工作、保障措施、年度目标计划232.62平,折算3492小亩,为庭院经济发展提供政策依据。组织各乡镇对域内脱贫户(监测对象)发展情况进行全面摸底调查,建立庭院经济工作台账,为精准施策奠定基础。建立县、乡、村三级联动工作机制,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预留衔接资金300万元和市级产业项目收益金,对发展庭院经济的脱贫户(监测对象)给予奖补。截止目前摸排全市脱贫户(监测对象)计划发展庭院经济户数共3206户,各乡镇(街)报送初步形成补贴金额447.56万元,折算面积223.78万平方米。同时,积极引导金融帮扶措施,为庭院经济发展提供信贷支持。积极做好农产品销售环节,拓宽销售渠道。组织驻村工作队、帮扶单位和乡镇(街)采购庭院经济产品。
主办单位:德惠市人民政府 电话:0431-87000693(仅受理网站维护相关内容) 地址:松柏路777号 邮编:130300
网站标识码:2201830007
吉ICP备05006664号
吉公网安备 22018302000024号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