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省委统一部署,2024年4月19日至6月30日,省委第五巡视组对德惠市委开展了常规巡视。2024年8月30日,省委巡视组向德惠市委反馈了巡视意见。按照巡视工作有关要求,现将巡视整改进展情况予以公布。
一、市委履行整改主体责任情况
一是提高思想认识。为切实把巡视整改工作落到实处,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巡视整改工作,统一思想认识,理清整改问题,明确整改任务,讨论整改方案,确定整改措施。市委书记多次听取巡视整改工作进展情况汇报,亲自指导督促整改工作落实,并要求全市各级党组织主动整改反馈问题,扎实做好巡视“后半篇文章”。组织召开巡视巡察及“督检考”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推进会,对巡视反馈问题进行再梳理、再盘点,对未完成整改问题压责任、明措施,确保反馈问题真改实改、巡视成果落地落实。二是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落实专项工作机制,市委书记担任召集人,承担巡视整改第一责任人职责;市委副书记担任副召集人,统筹组织调度巡视整改工作;各位市委常委和市政府副市长为成员,牵头推动各自分管领域整改措施落地落实。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设在市委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市委副书记兼任,定期调度整改工作,确保真改实改。三是细化整改举措。围绕省委巡视组反馈的问题,市委班子成员一条一条研究,一项一项过滤,不遗漏任何一个环节,列出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时限清单和措施清单,逐项明确市级牵头领导、责任单位、整改时限,切实形成整改闭环。巡视整改“回头看”意见反馈后,市委高度重视,市委书记要求立即逐条逐项深入研究,加强源头治理,破解难点堵点,完善整改措施,把“当下改”和“长久立”结合起来,把解决突出问题和提升治理能力结合起来,确保各类问题改彻底、不反弹。四是加快推动整改。整改过程中,市委严格落实巡视整改主体责任,市委书记严格履行巡视整改第一责任人责任,先后2次整体调度巡视整改进展情况,下发整改提示函,对已完成整改的问题,检查整改成效、是否整改到位,督促建章立制;对未完成整改的问题,第一时间责成相关副市级领导干部加大推进力度,确保在集中整改期内完成整改。同时,全力支持纪检监察机关依规依纪依法处置巡视移交的问题线索,对查实的违纪违法问题,严肃处置,决不姑息。
二、巡视反馈重点问题整改落实情况
(一)问题整改方面
1.省委巡视、审计反馈问题方面。
一是加强个别问题整改。市委召开常委会,对阔源动物无害化处理建设项目和东风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二期工程进行系统梳理,部署相关工作。阔源动物无害化处理建设项目,完成黑土层表土剥离及验收。东风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二期工程,顺利完成环保验收,目前项目运营状况良好。
二是坚决防止问题反弹。市委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听取群团工作汇报,研究部署党建、群建相关工作;完成市文联、市科协换届工作。深入开展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推广应用“安全监督检查综合管理系统”,紧盯动火作业、燃气、消防、建筑施工、电动自行车等重点领域,开展检查,整改各类隐患,做到了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2024年,全市未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深入开展“清卫”行动专项整治,吉成福园、迎新佳苑等小区非法卫星接收设施321套已清理完毕,累计清理非法安装和使用的卫星地面接收设施1315个。
(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方面
1.贯彻落实“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方面。
一是强化借势发展。对照《哈长城市群发展规划》《长春市推进哈长城市群建设2024年工作要点》,以及长春市县域经济三年突破攻坚行动等有关政策,制定《德惠市推进哈长城市群建设2024年工作要点》《德惠市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以发展循环经济、健康食品、装备制造为主攻方向,积极争取国家、省预算内资金和债券资金支持,2024年争取了德惠市农牧加工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等3个项目,争取资金3.38亿元。大力开展文化产业招商引资,签约德惠市丰泽园商务会馆项目。
二是突出借力提升。针对三大主导产业发展问题,已落地德惠新能源和调峰燃机一体化、才府年产12万吨玻璃包装容器、废旧动力电池回收拆解再利用等优质项目。2024年9月,吉林省开发区综合考评结果通报,德惠经济开发区在2023年全省68个综合加工类省级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评排名第26位,跃升了26位。重新优化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园区发展方向定位,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全力推动开发区主导产业集聚发展。循环经济产业园主导产业企业户数由原来的6户发展到10户,主导产业企业户数占园区企业总户数占比由原来的7%增加到11.6%;大健康产业园主导产业企业户数由原来的2户发展到8户,主导产业企业户数占园区企业总户数占比由原来的11.1%增加到32%;装备制造产业园主导产业企业户数由原来的5户增加到6户,主导企业户数占园区企业总数占比由原来的6.1%增加到7.3%。长春循环经济产业开发区供水供热管网改造项目预计2025年10月末施工完成,待管网完成后路面一并恢复。
三是加强开放合作。参照现有的省市招商引资政策,对德惠市主导产业进行链条化招商,2024年共签约大唐长春二热“退城进郊”、铭星药业医疗器械产业园等亿元以上项目23个,实际到位内资45.57亿元,增速38.1%。由市长带队组成考察团,赴杭州建德和天津东丽实地调研,在两地均召开对口合作交流会议,并与建德签订了《建德市人民政府 德惠市人民政府对口合作框架协议》。鼓励两地经合部门、工商联、行业协会和企业等广泛开展联动对接,以产业和项目为抓手,推动有合作需求和发展潜力的企业结对互动、共享资源,重点围绕汽车、装备制造下游产业延伸、循环利用产业和农产品种植销售合作等方面推进项目。
2.贯彻落实“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根基在实体经济,关键在科技创新,方向是产业升级”方面。
一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全力打造循环经济、健康食品、装备制造三大优势主导产业,2024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5户,其中三大优势产业类企业4户(农产品加工产业1户、循环经济产业3户),规上工业企业占比提高到80%。目前,农产品(食品)加工产业共有23户规上企业,2024年实现产值91.92亿元;循环经济产业共有7户企业,2024年实现产值7.03亿元;装备制造产业共有8户企业,2024年实现产值6.5亿元。2024年,三大优势产业企业总产值实现105.45亿元,同比增长4.69%;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31.8:17.1:51.1,二产占比较2018年提升0.9个百分点,较2023年提升2.8个百分点;全市已有63户规上工业企业,占全部工业企业的14.9%,占比较2023年末提高0.2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6.7%,在长春市排名第一。2024年GDP实现274.8亿元,增长6.7%,排在长春市第二位;地方级财政收入实现10.7亿元,增长74.1%。
二是以科技创新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2024年,新增高附加值和高科技含量企业2户,总户数达到5户,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4.5%,较2023年提高0.9个百分点;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6户,5户企业认定为市级“专精特新”企业,9户企业认定为省级“专精特新”企业。目前,全市共有14户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比2023年末增加9户。2024年度吉林省科技计划项目获得立项4个。
三是推动产业优化升级。目前,全市新兴产业企业数量达到7个,比2023年数量增加1个,产值占比有所提升。积极组织企业申报企业技术中心,2024年2户企业成功认定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积极组织企业申报“智改数转”生产线项目,不断提高企业智能化、数字化水平。23户双停企业,已通过出售、租赁等方式盘活6户企业,部分盘活2户,剩余企业达成盘活意向。
3.贯彻落实“为各类经济主体投资创业营造良好环境”方面。
一是提高助企服务能力。不动产登记中心和房屋产权管理中心正式进驻政务服务中心,共规划不动产登记中心窗口13个、房屋产权管理中心窗口16个。
二是着力维护企业利益。开展营商环境领域专项整治,成立9个监督检查组,采取“四不两直”、明察暗访等方式,针对行政审批、行政执法、利用职权便利吃拿卡要等侵害企业利益问题,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为企业营造良好便利的营商环境。2024年,共开展监督检查26批次,制发通报1期。针对公职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吃拿卡要、收受贿赂等损害营商环境问题,加大立案查处力度,形成强烈震慑。
(三)贯彻落实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部署,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方面
1.推动农业产业提质增效。
一是提升粮食生产能力。2024年,实施深松整地任务面积63.35万亩,补贴面积为62.21万亩,达到本市预期目标,超额完成省里任务指标,完成百分比为186%。实施保护性耕作任务面积187万亩,补贴面积为178.12万亩,达到本市预期目标,超额完成省里任务指标,完成百分比为117%。2024年德惠市粮食产量32.61亿斤,增长0.63亿斤,同比增长1.97%。
二是延伸农业产业链。2024年新晋升长春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户、省级龙头企业5户,获评长春市领军型龙头企业1户。2024年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21户,其中深加工企业5户。2024年肉牛出栏8.56万头,屠宰能力10万头,达116.82%,屠宰率10.38%;生猪出栏107.43万头,屠宰能力50万头,达46.55%,屠宰率17%。
2.加快乡村建设与发展。
一是提高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统筹推进“秋冬村庄清洁行动”,共整治行政村297个,累计清运垃圾4.3万吨,清理畜禽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2.9万吨。完善“农户投放、公司收集转运、市处理”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对保洁公司加强了监管。投入资金210万元,用于村级散粪收集池维修维护、畜禽粪污清运以及新建临时简易储粪池。深入实施农村公路畅通工程,2024年修建农村公路587公里。
二是扶持合作社发展。目前,全市共计注销登记292家,3367家合作社入社2.08万户,新增加0.36万户。
(四)统筹发展和安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方面
1.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一是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截至2025年7月,已完成35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淘汰整治19台套(其中断网7台套),已完成35蒸吨/小时及以上燃煤锅炉的高效除尘及超低排放改造15台套(其中断网1台套),剩余1台65蒸吨燃煤锅炉进行超低排放改造,目前正在进行安装工作。总体已完成淘汰与改造34台套,完成率97.1%。
二是提升地表水质。德惠市内国省控断面均已达到要求的水质标准。其中,杨家崴子断面已不再出现连续返劣情况,且年均水质均值达到四类,优于国家要求的五类水质标准;沐石河大桥断面自2024年4月以来,水质均达到国家要求的五类水质标准,且部分月份为三类水质,年均值已达到四类水质标准。
2.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一是全面提高供暖质量。积极解决群众诉求,对于热期无法整改的按规定已退还供热费。在供热期成立供热保供专班,抽调干部驻供热企业监督,对群众投诉问题及时解决并进行跟踪服务。2024年至2025年供热期12345热线投诉量下降明显。成建集中供热项目预计2025年10月完成建设。
二是着力加强小区管理。对全市107个老旧小区整合为84个老旧小区,并由市属国企公司探索物业服务新机制试点,提供物业服务。
三是全力保障公共服务场所安全。目前,边岗、大房身、米沙子、天台、同太、布海等6家福利中心已经完成消防系统改造,改造后经过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各福利中心建筑消防设施均达到合格标准。惠发福利服务中心消防及维修改造项目已完成,菜园子、松花江福利服务中心消防喷淋系统改造项目已完成。
(五)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正风肃纪反腐方面
1.严格履行“一把手”第一责任人责任。
从严带队伍管干部。市委书记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第一责任人职责,做到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点环节亲自协调,督促市委班子成员落实“一岗双责”,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在开展日常谈话的基础上,召开全市领导干部节前廉政提醒暨新任职干部集体廉政谈话会议,对廉洁过节提出明确要求,对72名新任职的领导干部开展任前谈话,做到防微杜渐,严防违纪违法问题发生。
2.严格履行市委主体责任。
一是统筹部署全面从严治党任务。健全完善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规则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以市委名义正式发文。落实落细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针对责任清单每项具体任务,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领导,落实责任到人头。每年度对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的确定、落实和完成情况进行盘点,举一反三,对照自查,对存在问题在下一年度进行整改提升。
二是严格履行“一岗双责”。市委、市政府班子成员严格履行“一岗双责”,持续加强监督管理,每半年到分管领域开展一次集体廉政谈话,对分管领域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加强廉政提醒,做到警钟长鸣。
三是提升巡察工作质效。研究制定《德惠市委巡察工作六大主体工作责任清单》,提交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对《六届德惠市委巡察工作规划(2022-2026年)》进行修改,明确了对村(社区)巡察的目标任务、基本原则、方式方法,修改后的《五年规划》报市委常委会并审议通过。
3.严格履行纪委监委监督责任。
一是强化政治监督。制定下发《关于开展2024年度政治监督工作的实施方案》,重点检查所联系单位(部门)落实民主集中制、“三重一大”以及重大事项报告等情况,共开展监督检查12批次。对10名市级领导发送工作提示函10份,开展谈心谈话10人。充分发挥派驻纪检监察组“前哨”和“探头”作用,跟踪督促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结合德惠实际,及时健全完善议事决策机制,并推动落实到位,2024年各派驻纪检监察组参加所联系单位(部门)党委(党组)会议51次。
二是推动监督执纪提效。2024年,省纪委、长春市纪委案件质量评查均未发现问题,案件质量受到好评。
三是全面加强干部监管。强化全体纪检监察干部政治理论学习,组织开展了党纪学习教育。2024年落实“第一议题”制度36次,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8次。强化警示教育,组织全市纪检监察干部参观了长春市廉政教育基地。健全和完善全市纪检监察干部廉政档案,将廉政档案作为干部选拔任用、晋职晋级、评优评先的重要评价依据。
4.着力加强廉政风险防范。
一是深化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整治。督促乡镇(街)和相关职能部门统筹推进本行业本领域行业治理、纠风治乱,2024年梳理排查发现突出问题298个,已全部督促整改完成;主动梳理、排查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902个,已全部解决。对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深挖彻查。通过集中整治,我市全口径信访量下降24.15%,群众满意率达到98.53%。
二是着力规范项目建设。相关污水处理项目已实施行政处罚,压实有关责任人责任。新建雨水管线工程已履行补齐办理用地规划及工程规划相关手续。
5.常态化推进作风建设。
一是严厉整治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在“关键节点”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明纪律切实加强节日期间作风建设的通知》,聚焦“十个严禁”,督促党员干部守好节日纪律防线。紧盯节点纠“四风”监督检查不放松,2024年共开展监督检查41批次,发现并督促问题整改14个;“四风”问题共立案查处31件44人,通报曝光典型案例3批8起。
二是深化基层减负。对原有的考核项目、专项考核进行整合清理。将原有的考核部门精简,合理规划考核指标分值。
(六)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方面
1.全面加强班子自身建设。
一是严格执行议事决策制度。市委、市政府分别制定印发了《中共德惠市委常委会关于落实“三重一大”制度的具体规定》《德惠市人民政府落实“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实施细则》。“三重一大”事项,按照《具体规定》及《实施细则》规定,通过政府常务会、市委常委会及党政联席会集体讨论决定。
二是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严格落实《关于进一步严格规范向省委请示报告工作的通知》及长春市相关要求,按要求报送报告和请示。
2.不断加强选人用人和干部队伍建设。
一是统筹谋划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年轻干部培养,调整市管干部5批次193人,年轻干部配备20人,提拔年轻干部和平级交流,调整后平均年龄50岁以上领导班子比例降低了12%,市直部门领导班子平均年龄下降了0.72岁;提拔优秀年轻干部比例超过提拔总数的40%。
二是严格执行干部选拔任用政策。建立预警人员台账,梳理任职临近10年的干部,将在后续干部调整工作中提前谋划、研究解决。对任职不规范的人员进行岗位调整。严格执行干部调转相关规定,到国企任职的干部,严格执行人事、工资关系转移政策。
三是加强干部经常性监督。对存在的人岗分离、档案认定不准确问题,分别采取岗位调整和重新认定方式完成整改。同时,开展全市各部门单位人事干部集中培训,加强对干部档案审核认定工作辅导,不断提高全市人事干部业务水平。
3.扎实推进基层党建工作。
一是加强村级党组织阵地建设。督促指导乡村两级制定村级阵地改造提升计划71份,完成维修、改扩建、供暖设施提升村级阵地59个,占全市村级阵地20%,破损严重村级阵地全部实现提升,13个村取暖设施全部进行更新。
二是强化党员教育培训。定期开展党员教育培训,村级党组织正常开展党员教育培训。督促各党(工)委对新发展党员开展培训。
三、需长期整改事项进展情况
贯彻落实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部署,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方面
1.不断夯实农业基础。
持续深化违法占用耕地整治。截至2025年8月,共完成整改图斑168个,完成比例65.2%,耕地整治面积188.8亩,完成率47.54%。
2.推动农业产业提质增效。
大力提升品牌效益。积极发展蟹田米,2024年全市稻渔综合种养面积发展到10万亩,打造蟹田米品牌,实现米质价格双提升。新认证绿色食品大米产品4个。组织域内企业参加2024全球高端食品及优质农产品(深圳)博览会,宣传推介优质农产品。德惠大米协会在云南昆明召开新品发布会,推介德惠大米品牌。组织全市37户企业参加长春市第23届农博会,聘请吉林网红“雪饼猴”为德惠家乡代言。举办布海镇“香瓜节”等节庆活动,提升德惠大米、布海瓜菜、郭家葡萄等产品品牌的公信力、知名度和知晓率。2025年7月,在吉林省吉米金穗“五大经典”领航行动评选活动中,德惠大米荣获“吉林大米十大地理标志品牌”、松江佰顺荣获“吉林大米十大白金名片称号”,进一步提升了德惠大米的品牌知名度,为推动生产标准提级及产品营销、抢占高端市场份额打下坚实基础。
四、下一步打算
一是持续发力,督促问题全面彻底整改。进一步发挥好协调机制办公室作用,压紧压实市级领导、部门单位整改责任,针对整改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堵点,细化整改措施,尽快整改到位。对还未到整改期的问题,进一步加大督导力度,确保按期整改完成。
二是常态长效,坚决防止问题反弹回潮。对已完成整改的问题,组织市委办、市政府办、市委巡察办,定期开展自查,既查巡视组反馈的点对点问题,又看是否有同类问题再次发生。同时,注重建章立制,督促各部门从管理、监督等方面,持续完善工作机制,坚决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出现。
三是取长补短,提升基层巡查工作质效。以省委巡视工作为契机,从巡视方法、巡视角度、巡视内容等方面学习借鉴,总结推广省委巡视经验做法,补齐自身巡察短板,提升自身巡察水平,扩大基层巡察成果,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落实、取得实效。
四是服从指挥,全面落实省委巡视要求。认真落实省委巡视“回头看”意见建议,进一步加大反馈问题整改推进力度,坚决查缺补漏,坚决高质量做好整改相关工作。
欢迎广大干部群众对巡视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如有意见建议,请及时向我们反映。公开期限:2025年9月9日至9月29日。联系电话:87000029(工作日8:30-17:00);邮政信箱:德惠市松柏路777号;邮编:130300;电子邮箱:dhxx2957@163.com。
中共德惠市委
2025年9月9日
主办单位:德惠市人民政府 电话:0431-87000693(仅受理网站维护相关内容) 地址:松柏路777号 邮编:130300
网站标识码:2201830007
吉ICP备05006664号
吉公网安备 22018302000024号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