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按照中央和省委关于建立地方政府向同级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的要求,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本次会议报告德惠市2023年度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请予审议。
一、企业国有资产总体情况
(一)企业户数情况
2023年本地区所属企业16户。按企业规模分类:中型企业4户,占比25%;小型企业12户,占比75%。按企业组织类型分类:国有独资企业13户,占比81%;国有控股企业3户,占比19%。
(二)企业运营情况
市属企业2023年营业收入2.58亿元,同比增长2.7%;利润总额-0.09亿元,同比增长-141.6%;净利润-0.197亿元,同比增长-197.6%。2023年营业总成本3.45亿元,其中营业成本2.22亿元,税费及附加0.1亿元,管理费用0.95亿元。我市多数企业为政府投资的市政、服务类企业,部分企业处于停产和半停产状态,基本没有盈利能力,企业成本费用较高,在高度竞争的市场环境中,企业很难获得市场份额,面临巨大的经营压力和财务风险。
(三)企业国有资产情况
1、2023年,国有企业资产总额40.22亿元,同比增长17.3%;负债总额33.13亿元,同比增长23.9%;所有者权益7.09亿元,同比增长16.1%;国有资本权益总额7.71亿元,同比增长21.9%。
2、2023年度固定资产总额为4.31亿元,比上年增长0.83亿元,增长率33.63%。2023年度资产负债率为 82.38%,比上年减少0.94%,国资本保值增值率为122%,净资产负债率为-3.07%,资产负债率仍然超出适宜水平,较多企业存在一定的经营风险。
3、2023年我市国有企业员工人数为573人,企业负责人为25人,支付企业员工薪酬3370.26万元,其中企业负责人薪酬158.74万元。
二、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
(一) 强化国有资产监管,推进国企改革
1、坚持巩固改革成果,完善现代企业制度。2022年以来,我市全面落实省市文件精神,稳妥有序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逐步加强经营性国有资产统一监管,把党组织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切实推进改革措施落实落地。通过加强监督、健全机制,促进资产管理水平稳步提升。
2、防范化解风险的能力不断增强。我市国有企业贯彻落实上级部门的决策部署,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强化企业管理和成本控制,严格压缩非生产支出,规避因违规经营给企业带来的风险。进一步规范企业举债行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有效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
(二)强化国有资产清查利用,提高国资使用效益
我市2023年开展了国有资产清查利用工作。16户国有企业,强化政治属性,全面开展国有资产底数盘点和梳理。兜实企业国有资产的底数,针对性的对闲置资产进行盘活和对暴露的问题加以整改,切实解决国有资产政策落实不到位、盘活利用不到位、规范管理不到位问题。
三、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面对新任务、新挑战、新要求,我市国资国企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国企体制机制不活,盈利能力较弱。我市国有企业规模小影响力有限,缺乏产业类支柱型企业,承担较多公益性项目,导致整体净资产收益率普遍较低。国资经营性资产不足,投入产出水平较低,企业效益增长动能不强劲,新的经济增长点后继乏力。
2、国有企业“造血能力”不强。我市地方国有企业没有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具有“造血功能”的企业,大多勉强维持经营,亏损企业比例大。2023年亏损企业12户,盈利企业4户,亏损面为75%,亏损额为1968万元。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强化提质增效稳增长,更好发挥国有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支撑作用。指导企业克服困难全力抓好经营发展,积极防范化解各类风险,力争市属企业总体效益实现正增长,更好履行经济责任、政治责任、社会责任,为稳定经济运行作重要贡献。
(二)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激发国有企业发展新活力。贯彻落实好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任务,继续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积极加强对外合作,切实推进我市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
德惠市财政局
2024年9月27日
主办单位:德惠市人民政府 电话:0431-87000693(仅受理网站维护相关内容) 地址:松柏路777号 邮编:130300
网站标识码:2201830007
吉ICP备05006664号
吉公网安备 22018302000024号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